文理学院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48年11月东北农学院设立的农艺系农艺化学组。历经多次变革与调整,从军事俄文专修科、农业化学系、数理室、化学室和外语系的先后设立,到农业理化系成立及更名为基础部,再到2002年9月理学院的成立,直至2019年9月英语系、俄语系和外语公共教学部的并入,文理学院正式诞生。作为东北农业大学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单位,文理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数、理、化、外语基础课程的教学重任。
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外语3个公共教学部;应用数学、化学、英语、俄语4个专业系。在学位授权方面,学院拥有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化学和外国语言文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和应用统计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英语和俄语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统计学专业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目前在校生1590人,其中本科生1371人,研究生219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包括教授21人、副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72人。教师队伍中拥有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4人、黑龙江省教学新秀1人、黑龙江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4人等一批杰出人才。此外,农科数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应用化学教学团队荣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称号。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教育教学工作。“十四五”以来,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教育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黑龙江省一流课程4门,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个,黑龙江省研究生精品课4门,获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及各类省级教改课题40余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30余部,7部教材获得高等农业优秀教材奖,发表教学论文80余篇;获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
学院拥有黑龙江省农业功能分子设计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1个,拥有先进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30余套,各类仪器2000余台。“十四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0项,签约横向课题500万以上1项,200万以上4项,100万以上3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SCI/EI/ SSCI/A&HCI论文380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152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27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件。先后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农业化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农林院校基础理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东北农业大学首届理学基础学科青年教师论坛。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兽医大学、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等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丰富的学科竞赛资源,每年培训和指导全校学生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各类竞赛中,每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20余项,省级奖300余项。
展望未来,新时期的文理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秉承“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文理光荣传统,锚定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凸显文理学院特色,满怀信心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龙江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新于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