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付颖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获得重要突破
管理员2020年03月31日 14:15 浏览次数:

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20年1月9日和3月14日两次公布的统计结果,叶非/付颖教授课题组2019年至今在IndustrialCrops and Product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rontiers in Chemistry、Talanta、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农业、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27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7篇,中科院二区论文12篇);其中5篇论文入选热点论文(Hot Paper)和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Paper)。

近年来,叶非/付颖教授课题组运用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及计算化学等手段,利用DiscoveryStudio、SYBYL等分子模拟软件开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农用活性分子设计及构效关系研究、药物代谢及药物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基于药物作用靶点的结构、功能、与药物作用方式的药物设计,发展了多种虚拟筛选策略、计算突变扫描等分子设计新方法,为新农用活性分子的创制及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农用活性分子的高效性、选择性和抗药性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叶非/付颖教授课题组

ESI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叶非/付颖教授课题组的2016级应化硕士研究生马朋论文《HerbicidalActivity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of Novel ACCase Inhibitors》和2017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刘咏萱论文《Quantitative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2-(Aryloxyacetyl)cyclohexane-1,3-Diones Derivatives as 4-HydroxyphenylpyruvateDioxygenase Inhibitors》入选热点论文(Hot Paper);2017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张帅琦论文《Design,synthesis, SAR and molecular docking of novel green niacin-triketone HPPDinhibitor》入选热点论文(Hot Paper)和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Paper);2016级应化硕士研究生翟月论文《Rational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novel substitutedoxazole isoxazole carboxamides as herbicide safener》和2016级应化硕士研究生王奎论文《Design,Synthesis, and Herbicidal Activity Evaluation of Novel Aryl-Naphthyl MethanoneDerivatives》入选高被引论文(HighlyCited Paper);此外,2015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孙宜娜、2016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庞晓晓、2016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张董和2017级应化硕士研究生吴楠各有1篇论文进入ESI前10%论文。

入选热点论文(Hot Paper)和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Paper)的研究工作包括:

1.构建具有全新骨架结构的除草剂分子结构库。采用分子碎片重组技术设计新型除草剂分子,利用已知除草剂分子结构信息以及除草剂作用的靶标酶结构,建立药效团模型,对农药分子碎片库及天然产物分子碎片库进行虚拟筛选,构建新型除草剂分子的骨架结构,并开展高通量筛选及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研究,获得了新型对羟基苯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2.新型除草剂安全剂分子的设计及解毒机制研究。利用安全剂与除草剂的结构活性相似理论,将安全剂的碎片和除草剂分子碎片重组,构建新型安全剂分子,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含氮杂环安全剂分子,通过改变作物对除草剂代谢速率及代谢过程,并与除草剂竞争作用靶点来达到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损伤。安全剂分子通过对作物体内解毒酶及抗逆酶活性影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达到解毒目的。

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研究: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应用于HPPD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和结合模式的研究,基于共同骨架和分子对接两种策略建立最佳的3D-QSAR模型,确定提高化合物活性的结构特征,为抑制剂的优化提供有效的信息。分子对接结果阐明了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引起的活性变化;通过将分子动力学手段引入HPPD抑制剂活性研究,确定了静电能是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以及抑制剂和蛋白质结合的关键氨基酸。

上一条:文理学院教师教材申报工作再创佳绩
下一条:文理学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电话:+86-0451-55190317
Copyright © 2021 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   技术支持:继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