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14:00,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于成栋楼1118室成功举办文献阅读会。本次会议由王晓冬老师主持,王晓冬、杨传鸣、高伟、张力四位老师及外国语言文学语言学方向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会。会议围绕学位论文选题展开深度探讨,涵盖文献阅读、论文写作方法指导,为师生们的学术研究与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启发。
会议伊始,王晓冬老师围绕主题讲话,清晰阐明会议目标与价值。随后,潘仁军同学汇报的是文献是The Principle of (Im)politeness Reciprocity。该文献提出“PIR((Im)politeness Reciprocity)原则”,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其在请求性语言交换场景中的应用机制,详细分析了礼貌互惠“匹配”与“不匹配”情境下的语言行为差异。邵俊杰同学汇报的文献是Promoting research: Academic hypes embedded in the rhetorical move structure of sociology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该研究聚焦社会学研究论文摘要的“学术营销”现象,发现随着学术传播生态的演变,摘要结构愈发复杂,营销类词汇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这对学术客观性的平衡提出了挑战。李雪丽同学汇报的文献是Linguistic landscape as semiotic stance-taking interactant: Orders of affect and citizen-consumer subjectification in‘treaty port area’。该文献以济南老商埠为研究场域,将语言景观视为“符号性立场互动体”,深入探讨空间符号如何唤起公众情感,以及这种互动对公民-消费者主体化和区域社会文化规训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摄像机追踪拍摄、长期深度访谈”等方法,从情感秩序、主体建构等三维度展开分析。
随后,四位老师针对汇报内容逐一给出专业指导建议。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在文献检索、选题设计、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收获颇丰,将把所学所悟切实运用到后续的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探索中。
至此,本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文献阅读会暨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分享会圆满落幕。


